跳至正文

火山遥感创新实验室师生参加2025年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创新团队学术交流会并作专题汇报


2025年4月19日,火山遥感创新实验室朱琳老师带领硕士研究生李欣瑜、翁泽峰赴无锡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参加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办的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创新团队2025年学术交流会。会上,两位研究生围绕高光谱数据应用与火山灾害监测技术作了专题学术汇报,展现了实验室在火山遥感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图1. 交流会开幕

聚焦卫星数据应用,提升火山SO₂监测精度

硕士研究生李欣瑜以《利用FY-3E/HIRAS-II高光谱数据加强火山SO₂监测的通道选择方法》为题,系统介绍了如何优化风云三号E星(FY-3E)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HIRAS-II)的通道选择,以提高火山二氧化硫(SO₂)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她的研究通过筛选对SO₂敏感的光谱通道,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显著提升了火山喷发早期SO₂排放的定量反演能力,为火山活动预警和大气环境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图2. 李欣瑜进行学术汇报

创新数据同化技术,优化火山灰扩散预报

硕士研究生翁泽峰的报告《使用EnKF数据同化方法改进火山灰云扩散预报》聚焦火山灰灾害防控的难点问题。他提出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的同化算法,将多源观测数据(如卫星遥感、地面监测)与数值模式相结合,动态修正火山灰扩散模型的初始场和参数,有效提高了短临预报的准确性。该研究对航空安全预警和灾害应急响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3. 翁泽峰进行学术汇报

深化合作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创新

本次学术交流会汇集了国内卫星遥感与气象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者就卫星数据处理、灾害监测及气候建模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朱琳老师表示,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实验室在火山遥感方向的研究进展,也为团队与兄弟单位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实验室将继续结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火山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创新发展。火山遥感创新实验室始终致力于融合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为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此次汇报成果体现了团队在卫星数据应用与数值模拟方面的技术积累,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业务化应用注入了新动力.

图4. 与会专家在无锡学院图书馆合影